启示篇
经过六年时间的辛勤耕耘,资阳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孩子们吃不上热饭的问题初步得以改善,“那些之前最困难的、没有厨房的学校基本都已建好了‘关爱厨房’。”李克金说。然而,目前仍尚有400余所学校厨房不规范,需要改造和建设。关爱前路依然任重道远。
今年中考,雁江区南津镇刘家九义校的普高率达到80%,62名考生中有超过一半考上了市重点高中,这样的成绩,在同类学校中可谓鹤立鸡群。但校长封平在欣喜之余又有一丝忧愁:过硬的教学质量意味着新学期学生人数又将上涨,“新学期仅初中部就会有400人多人,这意味着学校的就餐人数会超过300人。”而学校现有的食堂已很难满足这么大的需求。
他告诉记者,学校初中部现在的食堂是用教室改装的,操作间很小,也没有功能分区。“加工食材时,什么荤素分离、红案白案、生熟分离,不是我们不想这样操作,是真的没办法。”封平说,自己仔细计算过,学校需要建立一个超过8个房间、约200平米的标准厨房,才能满足需求。目前,雁江区教育局正在研究批给学校一个面积500平米的校舍改造项目,涉及面积500平米。李作吉表示,一旦项目批准实施,“关爱厨房”项目就将立即跟进实施。“我现在就盼着这事儿能快点解决。”封平说。
由于需求迫切,资阳市关工委、基金会拟在今后的三年内,继续改建100所学校的厨房。但现实却并不足以让他们乐观。“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作为独家公益,难以支撑项目的连续实施;项目缺少配套资金,就很难维持其持续运行;贫困学校点多面广,需要援建的学校数目与筹集资金不相匹配;此外,目前职能部门统筹、指导和服务还不到位,也影响和制约了“关爱厨房”项目规模化实施。”李作吉说,这些困难和问题,市关工委、基金会希望可以通过建立项目资金池和共建项目机制,制定详细的规划和跟踪服务项目管理等途径予以解决。“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,‘关爱厨房’能做大做强,关爱惠及更多群体。”李作吉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