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减”后首个寒假 破解孩子“看护”难
寒假期间,为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多家学校开展校内托管服务,以学生 自愿、公益普惠等原则提供看护服务,帮助家长解决中小学生假期 “看护难”的问题。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
受到冬季疫情零星散发的影响,多地中小学生提前放寒假。“学校不开门、保姆回乡了、培训班没了……”给不少家庭特别是双职工家庭、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带来了孩子“看护”难的压力。如何破解这一现实难题?不能仅从单方面着手,而应该多管齐下,多方发力,充分发挥政府部门、学校、家庭、社会、社区的作用,探寻多元化的解决办法。
作为学校首先应该主动作为为家长分忧。对确实无人看护孩子的家庭,学校或可提供相应的托管服务。在托管过程中,可以组织阅读,可以开展一些社团活动,不进行赶进度教学,不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。
政府部门一方面应该明确各方对中小学生在寒假期间的监护责任。另一方面对于提前放假的地区,可以实行弹性工作制,特别是对警察、医生、社区工作者等疫情期间任务重的人员,应该统筹考虑,错时安排,无缝对接,既保证工作的正常推进和职工的正常工作状态,又可以解决孩子无人看护的问题,从而有效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。
政府部门可通过税收减免、家庭补贴等多种方式,鼓励非营利性的慈善组织建立公益托管机构,为孩子提供看护服务。在这些方面作出的探索和努力,不仅仅是应对疫情提前放寒假,缓解家长之“慌”的一时之策,而是彻底解决这以后的寒暑假同样会面临孩子无人看护的根本之举。当然,作为家长也不能在困难和问题面前,无所适从,可以尽最大努力,为孩子健康成长尽到应尽之责。比如,可以采取自发式互助式“抱团取暖”的方式,在同一个小区建立多户低龄儿童家庭互助组织,然后通过招募志愿者,对小区孩子进行看护。(汤勇)
1月19日,四川省华蓥市双河三小欢度“双减”之后首个寒假的小朋友,在集中展示自己创作的“生肖虎”,迎接虎年来临。邱海鹰 摄
相关新闻